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作者是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者

時間 2021-10-16 07:34:16

1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

[原文]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譯文]

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三裡的小城,七裡的外城,包圍著攻打它卻不能取勝。包圍著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氣時令的有利條件了,這樣卻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

城牆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裝備不是不精良,糧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棄城而逃走,這是因為對作戰有利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所以說:使百姓定居下來,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威懾天下不能靠**裝備的強大。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援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援他的人就少。

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兄弟骨肉都會背叛他。幫助他的多到了極點,天下人都歸順他。憑藉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麼不作戰,作戰就一定勝利。

2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孟子·公孫丑下》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城)人。戰國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是儒家學說的繼承和發揚者,有「亞聖」之稱。

受業於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是孔子之後戰國中期儒家學派最有權威的代表人物。他和孔子的學術成就幾乎同高,人們將他們合稱為「孔孟」。他曾遊樑,說惠王,不能用;乃見齊宣王,為客卿。

宣王對他很客氣,可是也始終不用。於是孟子歸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孟子死後,門人萬章、公孫丑等記其言行,為《孟子》七篇。

南宋教育家朱熹將《孟子》和《大學》,《中庸》,《論語》合稱為「四書」。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者

3樓:匿名使用者

得道bai多助,失

道寡zhi及其**

原文:dao

天時專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屬和。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心論點到底是什麼啊?

4樓:金果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一段作者提出中心論點用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較組成。中間兩個「不如」相連,表示了遞進關係,一個比一個重要。這樣提出論點,更顯得觀點鮮明。

第二段,論證「天時地利人和」。以設定佔天時者不能攻破佔地利者為例,比較「天時」於「地利」的重要。「三裡之城,七裡之郭」說明城小而難守;「環而攻之」說明攻城者攻勢強大,佔有戰鬥的主動權;「而不勝」說明攻方失敗。

戰鬥會以弱者勝、強者敗告終。

作者認為攻防之所以敢大軍壓境,是因為在「天時」上佔了優勢,但守方可憑藉「地利」進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軍心渙散,必然失敗。這樣令人信服地證明了「天時不如地利」這一論斷的正確性。

第三段,論證「地利不如人和」。以擁有良好的地理條件而終不能守為例,比較「地利」與「人和」的輕重。「城高」、「池深」、「兵革堅利」、「米粟多」指明瞭守方具有優越的「地利」條件,本可以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

但結果卻「委而去之」,原因就在於內部不「和」,有好條件也發揮不了作用,反被雖無「地利」而有「人和」的攻者戰勝,這就有力地說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5樓:森海和你

中心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遞進。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出處:戰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節選: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譯文: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方圓三裡的內城,方圓七裡的外城,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採用包圍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啊。

擴充套件資料

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地利、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

文章善於運用設喻的方法。從文章末端看,孟子雖反對戰爭,卻多次提到戰爭。這是為了迎合諸侯們的心理打個比方,以便有機會向諸侯們宣傳自己的「仁政」主張。

文章析理精微,議論恢巨集,氣勢奔放,闡明引申層層深入,邏輯性很強;還採用了排比的修辭方法,使文章語氣強烈,具有說服力。

6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本來就是兩個正確答案啊

各地出版社選中心不同 而且此文章一直對中心沒有過真正的定論教育局出的書和新華的中心還不一樣 我上這篇課文時老師說過了兩個都對,但考試按課本來

7樓:葉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中心論點呢?就是道德好的人,會有很多人幫助你

8樓:匿名使用者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中心論點到底是什麼?得到民心者得天下。

9樓:亦夢之城

1、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地利、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

用兩個「不如」強調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時反映孟子所說的「仁政」。三者之間的比較,實質上是重在前者與後者的比較,強調指出各種客觀及諸多因素在戰爭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觀條件及「人和」的因素,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

2、出處:《生於憂患,生死安樂》選自《孟子·告子下》。

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4、作者簡介

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 樑(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

10樓:匿名使用者

論點是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只是結論

11樓:匿名使用者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為了闡述"人和"這個中心的.

看哪個是中心,你就看從哪個推得出哪個,在這裡,「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從理論上說明人和在戰爭中的作用,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提出則是針對上一句話的補充,說明施行仁政的重要性,作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論斷,突出「人和」.

12樓:匿名使用者

這篇言論中,「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中心論點;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結論。

13樓:

說白了就是讓統治者施王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是什麼意思 ?

14樓:薔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釋義:

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援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援他的人就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孫丑下》,指站在正義、仁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援幫助;違背道義、仁義,必然陷於孤立。文章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遞進。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擴充套件資料

該句出自於選自《孟子·公孫丑下》, 孟子出身於魯國貴族,他的祖先即是魯國晚期煊赫一時的孟孫。但當孟子出生時,他的家族已趨沒落。春秋晚期的大混亂,使他們的家族漸趨門庭式微,被迫從魯遷往鄒。

再以後歷事維艱,到孟子幼年時只得「賃屋而居」了。

孟子父母的狀況,今已不可考。流傳下來的只知孟子幼年喪父,與母親過活。為了孟子的讀書,孟母曾三次擇鄰而居,一怒斷機。

孟子從40歲開始,除了收徒講學之外,開始接觸各國政界人物,奔走於各諸侯國之間,宣傳自己的思想學說和政治主張。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仁學」思想,提倡「以民為本」,「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反對兼併戰爭,他認為戰爭太殘酷,主張以「仁政」統一天下。孟子「仁政」學說的理論基礎是「性善論」。

孟子說「側隱之心,人皆有之。」

他認為善性是人類所獨有的一種本性,也是區別人和動物的一個根本標誌。

15樓:叫那個不知道

道:道義;寡:少。站在正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援幫助;違背正義,必陷於孤立。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

擴充套件資料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孫丑下》,指站在正義、仁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援幫助;違背道義、仁義,必然陷於孤立。文章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遞進。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16樓:吸血鬼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的全文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白話文意思是「合乎正義的人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援與幫助,違背正義的人就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拓展資料: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個著名論斷。《孟子·公孫丑下》中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這裡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對的意思。

這段話是說,對得道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多;對失道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的人少到極點時,就連親戚都會反對他;幫助的人多到極點時,全天下的人都會順從他。拿全天下都順從的力量,來攻打連親戚都反對的人,要麼不戰,一戰必勝。

孟子在這裡說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個人,而是指一國之君。一國之君既是戰爭的總指揮,也是政治上的領袖。孟子通過論述戰爭勝負的問題,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觀點,然而在孟子看來,「民心向背」對於戰爭具有根本性的意義,對於政治也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例子,古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具體事例

果果和糰子 1 商湯伐夏桀,夏桀失道寡助,商湯得道多助。商朝的湯討伐夏朝的桀,夏朝的桀沒有道義,沒人幫助她,商朝的湯有道義,有很多人幫助他。2 周武王姬發伐商紂,商紂王失道寡助。周武王姬發討伐商朝的紂時,商朝的紂沒有道義,所以沒有人幫他,而姬發恰恰相反。3 二戰期間,德意日三國失道寡助,中美英等抗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主旨句是什麼

鄙視未婚非處男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你擁有不起我丶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衣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主旨是什麼 我是龍的傳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的主旨是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簡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體現了孟子什麼思想

我們通常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這句話來表示 合乎正義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援與幫助,違背正義的就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在這裡,我們把 道 理解為 正義 那麼,什麼叫 正義 現代漢語詞典 中說 正義 是指 公正的 有利於人民的道理 這是富於現代氣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義一脈相承的。得道多助,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