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灸和三伏貼需要同時貼不

時間 2021-10-15 00:18:32

1樓:專注人工智慧學習

三伏貼是中醫「冬病夏治」的方法,指的是順應大自然陽熱降伏收藏的力量,以藥物陽熱之力,補充儲存人體陽氣應對冬季的陰寒,是在夏季三伏天的時候貼的;

三九灸則是順應大自然陽熱萌動上升的力量,以藥物的陽熱之力,為春季人體陽氣的充沛生髮做準備,中醫稱之為「冬病冬防」,是在冬天三九天的時候進行**的。

冬至後,天地之陽氣開始初生、陰氣由此退藏,人與天地相應,人體的陽氣也會在此時此刻開始初生,也就是說,冬至是一年養陽的起點。

三九灸都有益氣溫陽、散寒通絡、行氣活血、化痰逐瘀、強筋健骨的作用,雙管齊下,可以進一步鞏固**咳嗽、哮喘、反覆感冒、頸肩腰腿痛、骨關節炎等冬季多發疾病,在一定程度上使冬季易發生或加重的病症得到緩解。

兩個時間一個是在夏季,一個是在冬季,不需要同時貼。

2樓:匿名使用者

中醫特色**,沒有***,可以同時貼,最好堅持2-3年。

專家解讀:根據中醫理論上講,每伏第一天是開穴的日子,此時敷貼**效果最佳。當然穴位貼敷作為一種**方法,並不是只限於這3天。

研究顯示,只要是在三伏期間貼敷,**都有效,而且效果也差不多。

在三九 三伏時節,使用艾慈灸穴位敷貼(風溼貼)或平喘止咳貼,貼敷於相關穴位**,同時使用艾慈灸燙熨**貼舒適型或強效型貼敷其上,利用艾慈灸的熱灸療擴張**表面的毛細血管,促進血脈執行,加速風溼貼或平喘止咳貼的藥物滲透,發揮藥物歸經作用: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祛溼散寒,從而起到藥療、熱灸療、遠紅外療、磁療、砭石療等功效疊加的作用。

三九 三伏貼就是基於中醫學中「冬病夏治」的理論而研發的。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體表經絡中氣血旺盛的有利時機,以中藥貼敷穴位來達到疏通經絡、調整臟腑陰陽、祛散寒痰的作用,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人體達到陰平陽祕,臟腑經絡通暢,全面調動人體陽氣,扶正固本,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抗病能力。

同時還能把寒氣從人體中釋放出來,祛除冬病根因,為秋冬儲存陽氣,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復。

三九 三伏貼對於哮喘病、老慢支、過敏性鼻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現代規範**的一項重要輔助**手段,能起到調節免疫、改善肺功能,平喘止咳的效果。其次對於疼痛性質疾病,比如頸椎病、肩周炎、虛寒所致的腰腿痛、風溼性疾病等,這些遇冷則加劇的病也可以起到好的療效。

但是三九 三伏貼並非人人都適合。三九 三伏貼有禁忌人群,其中含有的有些藥對**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因此孕婦、年老體弱、**過敏、糖尿病、處於疾病急性發作期的人應慎用或禁用。此外,一切屬於熱性的疾病都不適合用此**,例如咳喘同時伴有發燒的患者、肺結核活動期伴有咯血的人都不能用三九 三伏貼法**,因此貼敷前最好提前到醫院做好檢查,判斷是否適宜貼敷。

需要提醒的是,在貼敷前,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首先要清潔**,如果有嚴重的**病或是過敏的話,最好不要貼敷。**期間飲食方面要清淡為宜。

忌菸、酒、生冷、辛辣、海鮮易致敏及刺激性的食物。貼敷區域性忌空調冷氣、電風扇直吹。另外敷貼只是疾病**的一種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因此原本在服藥的慢性病患者在進行中醫敷貼期間也不要盲目減藥、停藥。

3樓:

沒有規定的,不一定需要兩個同時。

根據你的症狀改善的程度來決定吧:如果各種怕冷、痠痛的寒症明顯減緩甚至消失,就不必了。如果有減緩,但還存在,那麼配合起來就會更好。

另外,如果三伏貼用後有不良反應,如**過敏,或者身體有其它奇怪的不適症狀,就要暫停、仔細中醫師。

三伏天,三九天,三伏天三九天是何時開始的,伏是什麼意思

起源於春秋時期的秦國,史記 秦紀六 中雲 秦德公二年 公元前676年 初伏。唐人張守節曰 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為之,故云初伏,伏者,隱伏避盛暑也。古代伏天時跟其他節令一樣,民間傳承著很多食俗。1,古人認為酷夏屬 火 五行中說 火克金 在十天干裡 庚 是火,那麼炎熱就能克火。就把庚日定為 伏天 的開...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樣的鍛鍊方式可取嗎

木瑾瀚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是我們民間流傳已久的鍛鍊方式。直到現在也有很多喜歡鍛鍊的人把這句話奉為真理。但是事實上,通過現代醫學的證明,這種鍛鍊方式是不對的。這樣是會對我們的心腦血管造成比較大的傷害的。現代醫學證明這樣的鍛鍊方式是不可取的,很不具有科學性的。因為每一年的三伏以及三九,都是我們生活其後...

一伏,二伏,三伏是什麼時候,一伏,二伏,三伏是什麼時候????

麼麼啾的抹茶醬 滿意答案 伏 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個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從夏至開始,依照幹 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庚日的 庚 字是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十天干中的第七個字,庚日每十天重複一次。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