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乃絕分

時間 2021-10-15 00:16:12

1樓:匿名使用者

《呂氏春秋·本味》版

凡賢人之德,有以知之也。伯牙①鼓②琴,鍾子期③聽之。方④鼓琴而志在太山⑤,鍾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⑥若泰山。「少選⑦之間,而志在流水⑧,鍾子期又曰:

「善哉乎鼓琴!湯湯⑨(shāng)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非獨琴若此也,賢者亦然。雖有賢者,而無禮以接之,賢奚由盡忠?猶御之不善,驥不自⑩千里也。

①伯牙:春秋時楚國人,善彈琴,相傳《高山流水》

就是他的作品。

②鼓:彈奏。

③鍾子期:春秋時楚國人。

④方:正。

⑤志在太山:志向在登大山。太山即」大山「。

⑥巍巍乎:高大的樣子。

⑦少選:須臾,一會兒。

⑧志在流水:志向在隨流水常進不懈。

⑨湯湯(shāng shāng):水大流急的樣子。

⑩自:跟隨。

譯文《呂氏春秋·本味》版:

大凡賢德之人的品德,是有辦法瞭解的。伯牙彈琴,鍾子期聽他彈奏。剛彈琴時表現出攀登大山的志向,鍾子期說:

「彈琴彈得真好啊!好像泰山一樣高大。」過了一會兒,琴聲表現出了隨流水常進不懈的志向,鍾子期再一次說:

「彈琴彈得真好啊!好像長江黃河一樣激盪。」鍾子期死後,伯牙摔破琴,拉斷絃,終身不再彈琴,認為世上再沒有值得為之彈琴的人了。

不是隻有彈琴像這樣,賢德的人也這樣。即使是有賢德的人,如果不以禮相待,賢德的人如何盡忠呢?這就如同駕馭不好,良馬也不能跟隨他跑千里遠一樣。

2樓:慕駿俊

ⅹ人十一一起吃的時候來看看吧吧唧一口飯了

「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一段話形成了一個什麼成語

3樓:文以立仁

牙生輟弦。

牙:伯牙;輟:中止。伯牙活著的時候不復操琴。表示對亡故的知音朋友的沉痛悼念之情。

出處:劉義慶《世說新語·傷逝》:「昔匠石廢斤於郢人,牙生輟弦於鍾子,推己外求,良不虛也。」

4樓:鎖珍

【成語】: 伯牙絕弦

【拼音】: bó yá jué xián

【解釋】: 牙:伯牙。鍾子期死後,伯牙從此不彈琴。比喻知音的難遇。

【出處】: 《漢書·揚雄傳》:「是故鍾期死,伯牙絕弦破琴而不肯與眾鼓。」

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的句子含義

這句話的意思是 鍾子期去世後,俞伯牙認為世上再也沒有能聽懂他琴聲的人了,於是將琴身摔破,琴絃扯斷,從此以後再也沒有彈過琴。這句話出自呂不韋的 呂氏春秋 本昧篇 全文如下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

伯牙絕弦中,子期死,伯牙怎麼會認為世上再無知音了呢

沁隱紫兒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是唐代韓愈的一句名言。其意思是指世上有識別馬的伯樂,然後千里馬才被發現。千里馬一直都存在著的。但是伯樂不是任何時候都有的。這說明這樣的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 當有人識才之才才會湧現出無數的人才,能識別人才的人,比人才更難得 更可貴。韓愈在 雜...

伯牙與子期

雪域籃心 俞伯牙與鍾子期是一對千古傳誦的至交典範。伯牙善於演奏,鍾子期善於欣賞。這就是 知音 一詞的由來。後鍾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萬分,認為世上再無知音,天下再不會有人像鍾子期一樣能體會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 破琴絕弦 把自己最心愛的琴摔碎,終生不再彈琴了。注意 經考證,伯牙原本就姓伯,因鍾子期遇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