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所愛隔山海
類似「揠苗助長」「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的成語有:
畫蛇添足、掩耳盜鈴、亡羊版補牢權、精衛填海、守株待兔、 夸父追日、愚公移山、朝三暮
四、揠苗助長、庖丁解牛、東施效顰、望洋興嘆、一鳴驚人、濫竽充數、買櫝還珠、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刻舟求劍、南轅北轍、鷸蚌相爭、掩耳盜鈴、塞翁失馬、葉公好龍、邯鄲學步、截竿入城、望梅止渴、道邊李苦、鄭人買履
【釋義】
掩耳盜鈴——有一人,看別人門口上掛的一鈴鐺很漂亮,害怕偷的時候被別人聽見,就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
刻舟求劍——在舟上,一人的劍掉到水裡,他就拿刀在舟上刻下劍掉的位置,然後想下次再來按照刻的位置來撈劍。
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塞翁失馬——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反之,得到一時的利益,或許會遭遇禍。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
鄭人買履——用來諷刺只信教條,不懂變通,死板恪守的人。
2樓:芭樂樂
自寓言故事的成語寓言故事《自相矛盾》,你們也學會了嗎
3樓:匿名使用者
自相矛盾 刻舟求劍 畫蛇添足 坐井觀天 葉公好龍 堰苗助長 女媧補天
夸父追日
經典文言文.列舉10個.要短一些的.但不要太短
4樓:明媚說娛樂
一、《詠雪》
南北朝·劉義慶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譯文:謝安在寒冷的雪天舉行家庭聚會,給子侄輩的人講解詩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興地說:
「這紛紛揚揚的白雪像什麼呢?」他哥哥的長子謝朗說:「在空中撒鹽差不多可以相比。
」另一個哥哥的女兒說:「不如比作柳絮憑乘風飛舞。」太傅大笑起來。
她就是謝奕的女兒謝道韞,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二、《穿井得一人》
先秦·呂不韋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於宋君。
宋君令人問之於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於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譯文:宋國的一戶姓丁的人家,家裡沒有水井,需要出門打水澆田,派家裡的一個人去打水,常常有一個人停留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時候,丁氏告訴別人說:
「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個人。」聽了的人就去傳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個人。
」國都的人都在談論這件事,使宋國的國君知道這件事。宋國國君派人向丁氏問明情況,丁氏答道:「多得到一個人的勞力,並不是從井中挖出來一個人啊。」聽到這樣的傳聞,還不如不聽。
三、《雖有嘉餚》
兩漢·戴聖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譯文:雖然有美味可口的菜餚,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雖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習以後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教導人以後才知道困惑不通。
知道自己不足之處,這樣以後能夠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這樣以後才能自我勉勵。
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兌命》上說:「教人是學的一半。」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四、《大道之行也》
先秦《禮記》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譯文: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幹的人選拔出來,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所以人不只是敬愛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愛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
男子有職務,女子有歸宿。
反對把財物棄置於地的浪費行為,不是為了佔為己有;人們都願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因此奸邪之謀不會發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生。所以門從外面帶上,而不從裡面閂上,這叫做理想社會。
五、《陳太丘與友期行》
南北朝·劉義慶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
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在正午,過了正午朋友還沒有到,陳太丘不再等候他而離開了,陳太丘離開後朋友才到。元方當時年齡七歲,在門外玩耍。
陳太丘的朋友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元方回答道:
「我父親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已經離開了。」
友人便生氣地說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別人先離開了。
」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正午您沒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孩子罵父親,就是沒有禮貌。」朋友感到慚愧,下了車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家門。
5樓:可愛的
、諸葛亮的《誡子書》
原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德才兼備人的品行,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的。不看輕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
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增長才幹必須刻苦學習。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追求過度享樂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奮精神,輕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華隨著光陰流逝,意志隨著歲月消磨,最後就像枯枝敗葉那樣,(成了無所作為的人)對社會沒有任何用處,(到那時,)守在自家的狹小天地裡,悲傷嘆息,還有什麼用呢
註釋:致,使動用法
廣、成,使動用法,使......廣,使...... 成
淫慢:過度的享樂與怠惰
接世:接觸社會,承擔事物
勵精:奮發向上
險躁:浮躁
冶性:陶冶性情
窮廬:借代,指自家的狹小天地
2、《梟將東徙》
原文:梟逢鳩. 鳩曰:
「子將安之 」梟曰:「我將東徙.」 鳩曰:
「何故 」梟曰:「鄉人皆惡我鳴,以故東徙.」 鳩曰:
「子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
譯文:貓頭鷹遇見了斑鳩,斑鳩問它:「你要到哪兒去呀?」
貓頭鷹說:「我準備搬到東邊去。」
斑鳩問:「為什麼呢?」
貓頭鷹說:「村裡人都討厭我的叫聲,因此我想搬到東邊去。」
斑鳩說:「你改變叫聲,就可以了。要是不能改變叫聲,即使搬到東邊去,東邊村裡人照樣討厭你。」 。。。
拔苗助長的譯文,文言文《拔苗助長》全文翻譯
古文原文 宋人有閔 其苗之不長 而揠 之者,芒芒然 歸,謂其家人 曰 今日病 矣,予 助苗長矣!其子趨 而 往視之,苗則槁 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 者也 助之長者,揠苗者也 非徒 無 13 益,而又害之。選自 孟子 公孫丑上 古文譯文 古宋國有個人擔憂他的禾苗長不高,就一...
各種寓言故事的文言文 不要守株待兔 掩耳盜鈴 畫蛇添足 刻舟求劍)分高
破釜沉舟 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附譯文 成語故事 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紛紛舉行起義,反抗秦朝的暴虐統治。農民起義軍的領袖,最著名的是陳勝 吳廣,接著有項羽和劉邦。下面,講一...
關於誠信的寓言 古文 ,關於古代寓言故事(文言文)的原文 譯文 寓意?
御慕桖雅 陳太丘與友期 原文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 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出自南朝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