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辣湯作為我國歷史悠久的早餐之一,為什麼卻兩次被《舌尖上的中國》拒之門外

時間 2021-05-07 20:00:57

1樓:匿名使用者

拒絕理由同第一次一模一樣:顏值差了點,不好拍,但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第三次登上舌尖,不過知曉前兩次被拒的理由後,讓人感到心酸。

這個理由怎麼能服眾,一道全國有名的早餐竟因為顏值問題而被排除在外,這個理由著實讓人感到心酸,這年頭看來不止人、物等要看顏值了,美食也需要顏值了。但是這個顏值確實是一個問題,畢竟中國美食講究的是「色、香、味」俱全,雖說胡辣湯擁有了美食重的「香」與「味」,但是在「色」這方面確實可能有所欠缺,因此這個拒絕的理由也不算太過分。

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作為中國早餐扛把子之一的胡辣湯雖說在顏值方面欠缺一些,不過在「香」與「味」上卻有所彌補,嘗過的人可能久久無法忘懷。因此在第三次申請後登上舌尖,儘管節目播出時,只有短短的3分鐘,不過已經足夠讓全國人民一睹胡辣湯的「真容」,讓人們記住了河南有一道名早餐—胡辣湯!

胡辣湯,是河南的地方美食。作為當地人的早餐之一,胡辣湯備受歡迎,因此很多人希望它也能上舌尖,讓全國觀眾見識一下這道有名的早餐,因此便向舌尖節目組提出了申請,但是被直接給回拒了,然而河南人民並未服輸,然後又開始繼續申請,誰曾料想,這次依舊被拒絕了

2樓:這很撩妹

胡辣湯只是一個地方有名,而且樣式也不多。

3樓:四十隻獅

因為顏值差了點,不好拍

4樓:淘淘淘奇

因為物等要看顏值了,美食也需要顏值了,而胡辣湯顏值差了點,不好拍。

5樓:王佳昭

因為外觀過於難看了一點

6樓:累了倦了懂了

因為顏值問題而被排除在外,外觀過於難看了一點

7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顏值問題而被排除在外

8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外觀太醜 拍出來不好看

9樓:匿名使用者

美食也需要顏值了,而胡辣湯顏值差了點

10樓:匿名使用者

胡辣湯顏值差了點,不好拍。

《舌尖上的中國》對傳統美食文化的傳承有什麼積極影響?

11樓:初衣勝雪

《舌尖上的中國》已經拍到了第3季。

第一季剛剛出來的時候簡直是令人驚豔。用高清裝置拍攝的大型的美食紀錄片,重新整理了人們的耳目,這個中間不是簡單的記錄,而是將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散文化卻又非常細膩化的記錄下來。這是中間涉及的不僅僅是餐桌上的文化,而是中國古老傳統的飲食文明。

從食材的採集,食物的製作,食品的歷史,製作方式的傳承,地方的飲食文化,方方面面都做了合適的裁剪。在《舌尖上的中國》,我們看到的不只是,餐桌上的美食,而是關於人生的,關於自然的,關於食品加工技術的綜合。

畫面之精美,情感之深沉,可以說,打動了所有看到這個節目的人。

這個節目當然對中國的文化飲食,飲食加工,品牌傳承,美食文化都有積極的影響。所謂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從小小餐桌上的一羹一飯,透視出的是整個中華文明2023年**遠流長的歷史,以及一代又一代艱辛勤奮的人們,是如何和自然和飲食文明做著對話的。

可以說《舌尖上的中國》掀起了中國美食的風暴。每一個人吃著眼前的食物的時候,都會想一想它們的來歷,它們的製作過程,他們經過了多少人的艱辛與汗水,在享受美食的同時,感恩著人類的艱辛付出和自然的饋贈。

正是《舌尖上的中國》,它只是以飲食作為一個小而美的切口,窺看了大千世界,梳理了華夏文明。當然對於中國的傳統的美食文化,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至少在《舌尖上的中國》播出之後,中國的美食文化又掀起了另一個高潮。民間對於飲食知識,和飲食背景的探索和熱愛,在這樣的大片裡得到到了滿足,甚至勾起了不滿足。

促使了各個地方,各個民族儲存自己的文化傳統,其中包括美食文化。

可以說《舌尖上的中國》在推廣中國傳統文化方面,善莫大焉!

謝謝你的閱讀!

12樓:1一目瞭然

《舌尖上的中國》對傳統美食文化的傳承有深遠的影響。它喚起了大家對於傳統美食的思念,讓廣大觀眾重新認識傳統美食、傳播美食文化。

13樓:wu就是這麼無聊

《舌尖上的中國》將中國的傳統美食搬上熒屏,希望我們的美食文化得到傳統,這部傳統美食文化這部紀錄片反映了中國傳統美食的變化,我也十分愛看。

14樓:sky瘋的正經

它突破了傳統中國美食紀錄片只見「物」不見「人」的傳統,大量借鑑和吸收了當代紀錄片拍攝的理念和技術,強調人和自然的互動,大大增加了美食的感染力和親和力。

15樓:wui崔

讓更多人去瞭解到中國的傳統美食文化,對其感興趣,激發現在許多年輕人的喜愛然後去傳承下去,使其更瞭解中國

16樓:魁囖牟

舌尖上的中國不緊拍出來的效果讓人看的震撼,而且對於中國美食介紹的非常全面,通過這部紀錄片可以讓世界更多人認識中國的飲食文化。

17樓:重月牽牽手

它讓更多的人知道了原來還有這麼多傳統美食,還讓一批網紅店鋪走紅。雖然後面有人抱怨說網紅店鋪排隊時間更長了,但是這也激勵了傳統美食的傳承者們繼續從事這一行業啊!

18樓:你說過

如果我們拋棄了效率低下的傳統手作,遺忘了幼年吃過的食物,在某些人看來,可能就是要拋棄他們曾經灌輸給我們的理念。《舌尖上的中國》讓大家對傳統美食更好的瞭解。讓更多人認識中國的美食文化,不會在我們這一代沒落。

19樓:顧北城i南巷

打破了中國飲食文化的時空限制,擴大了廣度,讓更多人通過舌尖上的中國認識到中國大江南北古往今來深刻在老百姓骨子裡的飲食文化。

20樓:老仙兒

舌尖上的中國,他走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甚至連一些我們找不到的小山村都找到了,這也是對小山村文化的宣傳

舌尖上的中國美味,都有什麼歷史故事

21樓:暮靜雨

美食,不外乎經典食物和誘人風味。而經典來自傳承,風味來自家鄉。經典,讓外國人看見中國;風味,讓中國人看見故鄉。

每一道美食所隱藏的故事,所選用的特殊食材,所必需的別緻烹飪手段,所飽含的勞動與感情,都將食物製作和享用的過程變成一種儀式,一種帶有地域、家族特色,甚或人文關懷的中國式禮儀。

大而言之,家國就是在此過程中得以凝聚,得以強盛,文化在此過程中得以代代相傳。而這個過程往往默默進行,因為它已在國人過日子和習以為常中,內化為一種自覺。此刻談起,才深覺驚憾。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五十字

22樓:你也敢配姓趙

中國的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南北方美食數不勝數。中國的飲食文化與烹調技藝是它的文明史的一部分,是中國燦爛文化的結晶。中餐的菜餚名稱也別具特色,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給人以美好的回味。

讀了《舌尖上的中國》這本書後,讓我對中國的美食文化,有更深的瞭解,同時讓我產生了想去旅行想去品嚐全國美食的願望。

回想我也曾經也去旅行過,比如北京、青島、南京、揚州、無錫等。但是我只是吃過肥而不膩的北京烤鴨,品種齊全的青島海鮮,香鮮味美的南京鹽水鴨,原汁原味的揚州炒飯。有好多旅遊地點的美食我還沒有品嚐到,比如說《舌尖上的中國》介紹的揚州的鑑真素鴨、文思豆腐、清燉獅子頭、揚州大包子。

我還都沒一一品嚐過。忽然覺得有點遺憾,覺得應該去嚐嚐那的美食才不枉旅行一次。

喜歡吃美食,也喜歡旅行,因為我喜歡那種氛圍,喜歡新的環境,喜歡歷史的痕跡,喜歡品嚐美味的特色小吃。如果在煙雨的江南,撐著一隻油紙傘,走在那雨巷,走在那白牆黛瓦的古典房屋之間,那定是另一種心情。或許還會坐上一葉小舟,走水路欣賞那江南的朦朧之美。

或許還能坐在小樓上一邊欣賞著朦朧的江南煙雨一邊品嚐著江南的特色小吃,例如翡翠燒賣、鮮肉湯包等。那該是多麼的愜意呢!

中國由於歷史悠久,不僅擁有煙雨的江南風景,還擁有獨特的美食,我記得《舌尖上的中國》這本書中提到了重慶的麻辣火鍋,我也是個愛吃火鍋的人,我喜歡火鍋的味道,也喜歡吃起來酣暢淋漓的感覺。書中提到在重慶每家火鍋店都有自己炒制底料的祕方,可見重慶的火鍋味道多種多樣。重慶的火鍋不僅味道多種多樣,而且菜品也是多種多樣,傳統的毛肚火鍋以牛的毛肚為主。

正宗的毛肚火鍋的菜品用的幾乎都是牛身上的肝、心、舌、背柳肉片、血旺、和蓮白、蒜苗、蔥節、豌豆尖等素菜。真想有機會去重慶品嚐這等美食,會不會讓**連忘返呢?

從美味的火鍋之都出來,是不是想來點清淡的食物呢!我想要是我還真想來點清淡的,例如美味的鮮筍。我去過黃山,那裡有賣一種筍乾的,食用前要在清水中泡上兩三天,再用高壓鍋蒸。

蒸好後即可用來食用,比如做成筍乾紅燒肉、老鴨筍乾湯之類的。這種筍乾的味道雖不如剛挖的鮮嫩,但口感也是極佳的。如果有幸去黃山旅行一定要帶回來幾包才好。

吃過了南方的火鍋、筍乾後是不是應該來點南方的主食呢!南方的燒麥口味不錯,是大眾喜愛的食品之一。燒賣包皮透亮,味鹹椒香。

糯米陷鬆軟而不熟爛,粒粒可數。吃了南方的燒麥我才體會到,我在北方吃到的有多麼不正宗,北方的燒麥餡是像小籠包餡一樣,不似真正的燒麥裡面是糯米。現在真想再品嚐一次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燒麥。

南方的美食數不勝數,北方的美食也不少啊!北方雖沒有煙雨朦朧之感,但是有粗獷豪放之氣。給我另一種感覺,如果在白雪皚皚的冬天,屋外寒風刺骨,在屋內暖洋洋的吃著東北的酸菜燉白肉,那真是爽啊!

酸菜燉白肉是以酸菜和豬五花肉為主要食材的東北菜,口味酸辣,營養價值豐富,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之效。我家冬天也會做酸菜白肉吃,我家雖不是在東北,但是我感覺酸菜的醃製方法與東北人家的差不多,《舌尖上的中國》也說了這個酸菜的做法,讓我更加堅信了這點。我家在做酸菜燉白肉時還會放入血腸,血腸是現殺豬時,用大盆裝些鹽水接血,然後在開水鍋內稍煮凝結成血塊,再將血塊搗碎後灌腸,紮緊捆實即成。

血腸味道濃香,油而不膩。血腸與酸菜和白肉放一起那味道別提多棒了,每次吃的時候都比較喜歡吃血腸,味道很是不錯,這菜也是很下飯。

說了這麼多的美食,我還沒介紹我家鄉的美食呢!我的家鄉美食是驢肉火燒。驢肉火燒就是把熟驢肉夾到火燒裡食用,火燒口感酥脆,驢肉肥而不膩,回味醇厚。

驢肉火燒加羊雜湯一起食用味道再好不過,羊雜湯雖然不是我們家鄉的特色美食,但是我認為做得也是極好的。真希望我家鄉的美食也能上《舌尖上的中國》這本書,古時不是有句話叫「天上龍肉,地下驢肉」嘛!可想而知驢肉的美味,再配上我們那酥脆的火燒真是讓人吃不夠啊!

我想有時間不如讓我們抽出時間去旅行一下,去品嚐下天下的美食,或者停下手裡的工作去做一頓美味的佳餚犒勞自己一下,這樣不是很好麼。希望《舌尖上的中國》這本書能出第二冊,讓我們更加了解天下的美食。我也希望以後再去旅行時能品嚐到《舌尖上的中國》一書中提到的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一書感動我的不僅僅是食物的味道,還有歷史的味道,記憶的味道!讓我們一起去旅行,一起去感受舌尖上的美味吧!

舌尖上的中國一共多少季分別多少集

23樓:無名之人

截止2023年4月22日,《舌尖上的中國》一共三季,第一季7集;第二季8集;第三季8集。

1、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

在以往的影畫素材裡,中國美食更多以「烹飪大師」或「美食名家」結構,展現的是「精湛的廚藝」和「繁複的過程」,能夠看到的電視節目也多以「比賽」的形式出現。

在本片中,中國美食更多的將以輕鬆快捷的敘述節奏和精巧細膩的畫面,向觀眾,尤其是海外觀眾展示中國的日常飲食流變,中國人在飲食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千差萬別的飲食習慣和獨特的味覺審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層面的東方生活價值觀 。

2、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作為一部**中國人與食物之間關係的美食紀錄片,以食物為視窗,讀懂中國——通過美食,使人們可以有滋有味地認知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度。

「一方水土一方人」,本片將通過展示人們日常生活中與美食相關的多重側面,描繪與感知中國人的文化傳統、家族觀念、生活態度與故土難離。人們收穫、儲存、烹飪、生產美食,並在其過程中留存和傳承食物所承載的味覺記憶、飲食習俗、文化樣態與家常情感。

本片共8集,將從時節、腳步、心傳、祕境、家常、相逢、三餐七個角度來講述中國美食故事,第8集為拍攝花絮 。

3、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近觀食物之美,遠眺中華美食所根植的文化淵源,藉飲食之道深度挖掘更有價值和韻味的中國故事。在歷史演化中**中國美食的遷徙與融合,深度討論中國人與食物的關係。

節目攝製組足跡遍佈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包括香港、臺灣地區,拍攝地點多達115處,調研採訪人物300多人,拍攝美食達400多種,傾力為觀眾呈現視覺及精神大餐。

怎麼做胡辣湯,胡辣湯怎麼做?

主料 日本豆腐1條 幹黃花菜20克 幹黑木耳20克 豆腐皮1張 脆皮腸4根 雞蛋2個 西紅柿1個 輔料 香菜2根 精鹽3克 香醋30毫升 生抽15毫升 雞粉1克 白胡椒粉3克 黑胡椒粉3克 澱粉5克 芝麻油5毫升 食用油30毫升 1 香菜切末,澱粉中加水調勻。另取一碗,加入精鹽,香醋,生抽,雞粉,黑...

胡辣湯雞蛋湯的做法,胡辣湯的做法

胡辣湯的做法。健康功效 花生 健脾 化痰 潤肺。黃豆 導滯 健脾 利水。海帶 軟堅 化痰 消痰。食材用料 花生。黃豆 海帶。豆腐絲 蔥 姜 豬油。油。鹽。胡椒粉。澱粉。菜譜做法 1.花生和黃豆提前浸泡一晚。2.鍋子放水。3.放入花生米和黃豆,煮20分鐘左右,將花生米和黃豆煮爛。4.豆腐皮切細絲。5....

胡辣湯的配方,胡辣湯需要哪些材料和配料?

付費內容限時免費檢視 回答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 好多超市都是有賣胡辣湯方便包的,材料太多好多字都不知道怎麼寫了。胡辣湯需要哪些材料和配料?胡辣湯需要的材料有裡脊肉500克 麵粉100克 紅薯粉100克 海帶50克 花生米50克 木耳50克 豆皮50克。胡辣湯所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