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粄怎麼做?簸箕板的做法是什麼?

時間 2025-03-29 00:10:18

1樓:赫宰是我的

以前,有一位中年漢子離別家人外出學藝,三年多來杳無音信。中秋節的前一天,漢子突然回到家來,一家人欣喜若狂,鄰里鄉親聞訊紛紛前來祝賀。晚上,妻子向丈夫敘說了三年多來多虧從鄉親的幫助,才得以維持生活的情形。

漢子聽了感動不已。為酬謝鄉親們,他和妻子商量,決定第二天中秋節兩人同心合力製作一種食品報答大家。

第二天天剛矇矇亮,漢子就起床,操起柴刀徑直向屋後的山上走去,不一會兒找回一根碗口粗的毛竹,劈開後剖成一片片的竹篾,用竹篾編織了乙個圓圓的竹匾――簸箕。妻子坐在旁邊一邊看一邊琢磨:怎樣用丈夫製作的工具製作食品呢?

看到丈夫做成的這個形如滿月的東西,她想出了好辦法。於是,趕緊將自己親手種出的白花花的大公尺放進石砵搗碎,然後將碎公尺粉稀釋成公尺漿,接著用小勺把公尺漿均勻地舀到簸箕裡,再放入鍋中,蒸至鍋中的水開後,揭蓋取出簸箕,趁熱將簸箕上的「公尺漿」剝下。已熟的公尺漿又白又薄又柔軟,像一輪圓月,再包上煮熟的配料,捲起來如玉帶一般,她就隨口取名為「帶子粄」。

眾鄉親吃著夫妻倆一起製作的新奇食品,個個喜笑顏開,讚不絕口,還有鄉親吃了簸箕粄後不久就生了兒子。鄉親們請他們介紹這種食品的製作方法,夫妻倆毫無保留地告訴了大家,全村的婦女很快學會了製作。後來人們覺得「帶子粄」不夠妥帖,經過商定就改為「簸箕粄」。

從此以後,每年的中秋節,不論糧多糧少,村裡人總要蒸制簸箕粄來嚐嚐。這一習俗一直沿襲至今,吃這種簸箕粄的人越來越多,稱讚簸箕粄聲音也越傳越廣,從此成了客家有名的風味小吃。

詞條圖冊。

2樓:寶69751嗇透

有遊記記載:

與粵贛兩省接壤的閩西武平縣,縣城很小,才3萬多人。在寧靜古老的小街上發現這個城裡,賣簸箕板的小吃店竟有100多家。如按人口計算,每300多武平城關人就擁有一家賣簸箕粄的小吃店。

在閩西連城縣,連城人把簸箕粄叫「捆粄」,說是連城的名小吃;到上杭縣,上杭人把簸箕粄叫「捲筒公尺」,也說是上杭的名小吃。但當我說要去武平吃簸箕,兩地的朋友們便都不言語了,足見武平的簸箕粄是多麼地受推崇。

同許多地方一樣,武平的簸箕粄大多隻開早市做早點**,過了上午10點便收市了。正因為武平有那麼多家賣簸箕粄的小店,營業時間又集中限時,於是,在清晨,人們便成群結隊地趕去圍住那熱氣騰騰的小店,或堂吃、或買回家去當早點。於是,便以小店為中心,組成了一道武平特有的晨景,這大概是寧靜的小城最為熱鬧的一刻,別具一種古樸的風情。

在如今的武平人心中,簸箕粄的分量也許已遠遠重於閩西八大幹——武平豬膽幹了,在外的遊子回到家鄉後,落車第一件事便是買上簸箕粄一解心中之癢。

武平的客家人在逢年過節或糧食豐收抑或是有親朋好友光臨時都會做簸箕粄,表現出了客家人的感恩之情與好客之俗。

簸箕板的做法是什麼?

3樓:黑旋風不黑

簸箕粄的做法:

主料:粘公尺漿1000ml。

輔料:油適量、鹽適量、蔥花適量、豬肉末適量。

1、粘公尺漿是粘公尺浸泡4小時以上打的。

2、加入蔥花,豬肉末,適量的鹽攪拌均勻。

3、蒸簸箕的容器裡擦一遍油,把調好的公尺漿舀一大勺倒在上面,攤均勻(油只是第一遍時擦一次,後面不要擦了)。

4、放鍋裡蒸10分鐘左右。

5、蒸好了,用竹籤在旁邊劃一遍。

6、然後一片片捲起來。

7、做好的簸箕。

簸箕怎麼吃 客家簸箕粄的製作以及吃法

4樓:劍經業

1、用料:粘公尺粉,四季豆(或青菜),豬肉末,香蔥,鹽,油,生抽。

2、先把沾公尺粉加水變公尺漿,靜待一會。

3、把豬肉末加鹽、生抽調味,炒熟。

4、四季豆切碎,炒熟,加豬肉末混合成菜餡。

5、蔥切碎,鍋裡放油炒成蔥油。

6、鍋裡放水煮開,放蒸架子,放一塗好油的鐵盤。

7、蒸熱的鐵盤上放適量公尺漿。

8、蓋上鍋蓋,把公尺漿蒸熟成公尺皮。

9、用筷子把公尺皮整塊挑起,放在簸箕上,包上菜餡,成條狀,沾著蔥油吃。

簸箕炊的做法

5樓:小宋生活問答

簸箕炊的做法步驟如下:

主料:水磨粘公尺粉、澄粉(小麥澱粉)、鹽、水。

輔料:沙姜、丁香、香菜頭、蒜頭、八角、桂皮、陳皮、川芎、白芷、熟榨花生油、芝麻油、醬油、糖、鹽、芝麻。

1、把做簸箕檔咐炊的材料全部混合,攪勻,靜置30分鐘,讓粉類充分吸收水分。

2、鍋裡放水燒開,蒸簸箕炊的容器抹上一層薄薄的油後放入蒸籠,把第一步的簸箕炊原漿攪拌均勻舀一勺倒進去。因為粘公尺粉不溶於水,所以每一次舀都要充分攪拌均勻。

3、保持中大火,每一層都蒸3-5分鐘,蒸至表面起皺再加下一層。最後一層舀進去之後再蒸10-20分鐘,充分蒸熟。

簸箕炊的介紹

簸箕炊是廣東省粵西地區的一種傳統小吃,屬於籺的一種。在茂名市的電白、高州、信宜、化州以及湛江市的遂溪縣、廉江市、吳川市、雷州市、徐聞縣一帶非常盛行。因其採用竹篾旁巧編制而成的簸箕為盛具而著稱。

遂溪西邊沿海的港門鎮、北坡鎮、草潭鎮、楊柑鎮等稱之為「白籺」,湛江市區及廉江市和化州市稱其為簸行啟純箕炊。以廉江簸箕炊最為出名。

簸箕是什麼

6樓:阿鑫聊生活

簸箕的意思是一種鏟狀工具。

簸箕是一種農具,用來簸去稻公尺中的禪銷雜質和空殼,在農村裡也用來晾曬柿子、花生等等,北方用柳編,南方用竹編。

這件簸箕來自廣西柳州融安縣的乙個農村集貿市場,很普通的農家日常用品,細看卻發現手工活做得相當細緻,整整齊齊乾乾淨淨,製作者一定是一把好手。

主要種類:

簸箕的品種有大簸箕、小簸箕,還有淨物簸箕。淨物簸箕是介乎大小簸箕之間的一種小型簸箕,沒有撐角,主要是裝物時用。

隨著生活用途的多樣化,編織者也生產出一種變型的簸箕。這種簸箕三面立起,一面敞開,況且有舌頭,用以「吐廢物」,而這種變型的簸箕叫笸籃,有似我們日常應用的洋賀猜遊瓷臉盆。

從容量上看,有大笸籃、小笸籃,從形體上看,有正方形笸籃、圓笸籃、長方型笸籃;從用途上分有盛饃笸籃、針線笸籃、旱菸笸籃等。

笸籃的做工較之簸箕簡單點,但工藝更講究,還加了一兆清道塗染、勾畫的工序。鳥魚花草等繪於其上,了了數筆,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故而笸籃不僅是家庭生活的日用品,而且還是乙個民間藝術產品,在開發其使用價值的同時,也賦予其藝術生命力。

簸箕是什麼

7樓:夏末蔚曳

簸箕是一種生活用品,有兩種型別,一是用以裝垃圾得鏟狀器具,二是用藤條或去皮的柳條,竹篾編成的大撮子毀罩橡,揚公尺去糠的器具。 <

簸箕是一種生活悶鏈用品,有兩種型別,一是用以裝垃圾得鏟狀器具,二是用藤條或去皮的柳條,竹篾編成的大撮纖旁子,揚公尺去糠的器具。

簸箕是什麼

8樓:心的痕淚

簸箕是乙個詞語,讀音為bòji,釋義有三種,一是李者一種鏟狀器頌模具,用以裝垃圾;二是用藤條或去皮的柳條,竹篾編成的大撮子,揚公尺去糠的器具;三是指簸箕形的指紋,指紋的一野擾緩種,每個人的指紋都是不一樣的,中間成封閉圓形的謂之「籮」(民間多稱為「鬥」),如果開口延伸出去謂之「簸箕」。

鬥和簸箕被賦予神秘的占卜色彩,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段話,一斗窮,二斗富,三鬥四鬥賣豆腐。另外還有叫做簸箕板的小吃。出自賈思勰 《齊民要術》。

簸箕吹的醬油怎麼做,簸箕炊的製法

自制風味粽子 自己動手包粽子,既經濟實惠,又富有情趣,特推薦兩款風味粽子的製作方法。什錦水果粽子 糯米 克,洗淨後用清水浸泡 小時 草莓 香蕉 獼猴桃 柿餅 葡萄乾 果脯各適量,洗淨切丁混合調勻,包的時候把果料放中間,然後包嚴捆牢,上鍋煮三小時即可。食用時蘸蜂蜜。叉燒肉粽 叉燒肉 克 臘肉 克,均切...

手上的簸箕是怎麼一回事,沒有簸箕代表什麼

因為世界上絕對找不到兩個指紋完全相同的人,所以 指紋 就被當做犯罪偵查上的重要線索之一。雖然我們的身體是由遺傳所造成,且隨著環境會發生變化,但只有指紋始終不會發生變化。指紋,大致可分為 渦紡 和 流紋 兩種。隨著形狀的不同,其性格和命運也不相同。下面就來詳細中以說明。五指都是渦紋 主過於自信 脾氣過...

黃粄的做法,黃元米果怎麼做好吃

黃粄灰和水水怎麼對法 黃粄的古法制作 選取一年一季熟的禾米。確實無禾米時,可採用糯米代替,但此時應摻入一部分秈米,避免粘性過大。浸泡1晚或者稍長時間,期間需勤換清水。黃粄水的製作 上山砍伐野生的黃梔子樹枝,以帶黃色果實者為佳,不應混雜其它樹枝,燒成灰,加水攪拌均勻,然後用布過濾後即為黃粄水。若採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