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諾貝爾獎得主赫伯特·西蒙曾對管理下過這樣的定義:管理就是決策。決策對管理的重要性,就有這麼大。
在此篇經典文章中,德魯克為管理者提供了一個框架,希望以此來輔助他們做出有效的決策。這個框架,由6個步驟構成:
1.對問題進行分類
一共有四類問題。第一類是真正的普遍性問題,管理者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多數可以歸入此類。這些問題常常通過諸多的表面事件表現出來,但如果只是去處理這些表面事件,不去追究問題的根源,不僅問題得不到**,而且還將耗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
要解決普遍性問題,管理者首先要制定規則,然後可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規則,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第二類問題,對當事者來說可能是獨一無二的,但是已經在很多企業中發生過,也具有普遍性,比如併購,這就要藉助別人的經驗來解決。第三類是真正獨一無二的問題,這類問題必須個別處理。
但是這類問題少之又少。最後一類問題隱藏著新的普遍情況,這類問題需要建立新的規則來解決,千萬不要把它們當成沒有普遍性的意外事件。
2.對問題進行定義
這一步要搞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麼情況,哪些因素與此問題相關。美國汽車業以前認為,之所以會發生交通事故,是因為道路修建得不安全,以及駕駛員的技術不過關所致。因此,他們在加強公路安全和培訓駕駛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而實際問題卻不僅限於以上兩個方面,汽車設計方面也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為了正確而全面地定義問題,惟一的辦法就是:對照觀察到的所有情況,不斷對已有的定義進行檢驗,一旦發現該定義未能涵蓋全部情況,就立即將它摒棄。
3.明確問題的限定條件
也就是說,要明確列出決策所要實現的目標。這一步最容易犯的錯誤是設定了幾個本身就相互矛盾的目標,如果是這樣,那麼這種決策比賭博還沒有理性。另外,決策雖然一開始是正確的,但是後續過程中前提條件卻發生了改變,如果不隨之調整決策的話,就必然導致失敗。
因此,決策者必須一直牢記決策所要實現的限定條件。一旦現實情況發生大的變化,就應該馬上尋找新的辦法。
4.判斷哪些是「正確」決策,而不是先考慮決策可否被接受
一開始就考慮「什麼樣的決策才會被接受」對決策者毫無益處。因為在考慮這一問題的過程中,決策者往往會丟掉重點,根本無法做出有效的決策。正確的做法是,先判斷出正確的決策,然後再採取折中的辦法,讓大家接受決策。
5.在制定決策時將實施行動考慮在內
決策不過是美好的願望而已。在這個步驟中,管理者要確保任務和責任已經明確地落實到具體的人,另外,還要確保任務執行者能夠勝任工作。如有必要,還必須調整對執行者的考核方法、任務完成的衡量標準以及激勵機制。
將決策告知相關人員也很重要,否則,很可能產生嚴重後果。
6.對照實際執**況檢驗決策的正確性和有效性
決策者需要報告和資料等系統化的反饋資訊。但是,資訊總是抽象的,並不能準確反映具體現實。因此,他們的反饋資訊若不以親眼所見的實際情況為核心,他們若不經常走出去看看,就容易落入教條主義的桎梏中。
2樓:駿逸說說
8卓越管理者做好決策的6個步驟
3樓:百衲維遠
決策是指管理者識別並解決問題以及利用機會的過程。管理者決策的質量會影響下屬的工作,甚至會影響組織的生死存亡。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決策就是管理者工作的本質。
那麼,管理者如何制定有效的決策?決策包含了以下七個要素:
1、判斷決策是否必要
管理者做決策,就好像外科醫生決定是否要對病人進行手術一樣。外科醫生在決定動手術前,都會非常慎重,因為他們知道,外科手術不可能沒有風險,所以必須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手術。正是這種決策才把好的外科醫生和平庸之輩區分開來。
這種外科醫生使用的基本原理同樣可以應用到決策上來。
2、對問題進行分類
如果一開始對問題的分類錯了,最後的決策也會是錯誤的。管理者遇到的問題一般可以分為四種基本型別:
一、無論是在企業內部還是在整個行業中都比較普遍的事件;
二、對於某個企業具有特殊性,但對於整個行業具有普遍性的事件;
三、完全特殊的事件;
四、看上去是特殊事件,但實際上只不過是一個剛出現的普通事件。
除了完全特殊的事件之外,其它型別的問題都分別有其普遍性的解決方法。完全特殊的問題非常罕見。事實上一個組織所遇到的大部分問題都是別人已經解決過的。
所以,卓有成效的決策者要認真分析問題,判斷它究竟是普遍性問題還是特殊問題。如果問題是普遍性的,就只能通過一項建立規則或原則的決策才能解決。
3、界定問題
界定問題是所有七個決策要素中最重要的一個,也是最容易被管理者忽視的要素。一個卓有成效的決策者,總是首先從高層次的觀念方面去尋求問題的解決辦法。問題找對了,即使解決方法上有所失誤,這種失誤也可以得到糾正或挽救;但是如果問題找錯了,即使解決方案是對的,這個問題也得不到解決。
借用醫學上的話來說,就是對疾病的診斷要正確。同樣,決策也必須要對問題先有一個正確的「界定」,然後「對症下藥」。
4、判斷什麼是正確的決策
有的管理者在決策的時候,往往情不自禁地問這樣一些問題:老闆能接受什麼樣的決策?一旦受到了這種問題的侷限,決策將肯定會失敗。
決策的出發點應該是「什麼是對的」,而絕不是「誰是對的」。但是,這並不是說,妥協或者折中都是在決策中不可取的。實際上,妥協也有正確的與錯誤的之分。
不管要做什麼妥協,只要一個方案能夠解決問題——儘管可能解決得不夠完美——這種妥協就是正確的妥協。如果妥協不能解決問題,這個方案就可能比不做決策更有害處。
5、讓別人接受你的決策
我們如果從解決問題的角度看決策,除非你的組織接受了你的決策,否則你的決策就是無效的,它只不過仍然是一個良好的意願而已。為了使一個決策發揮效力,應該從決策過程一開始,就考慮好如何使決策最後被接受。
6、落實執行決策的具體行動
在採取正確的行動之前,決策還不能算已經完成。如果沒有把執行決策的任務和責任分配下去,並且為實施決策規定一個最後期限,制定決策只是一句空談,決策也只能算是一種希望。
要想使一項決策有成效,就必須在決策過程的一開始就考慮需要採取的行動。確實,在把執行決策的具體步驟轉換成某些人的任務和責任之前,決策根本還沒有完成,這時,決策只不過是一紙空文。將決策轉化為行動需要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誰必須瞭解這項決策?實施決策需要採取哪些行動?誰來採取這些行動?
為了便於人們執行,這些行動應該採取何種方式?
7、根據實際結果對決策進行檢驗
即使是有效的管理者也可能做出不正確的決策。畢竟,每一個決策都有風險,因為它將現有的資源託付給不確定的、未知的將來。因此,決策做出後,還需要經過實踐的檢驗。
一個重要決策的結果往往要在未來才能顯示出來,而且經常是在多年以後。所以,在決策過程中要注意跟蹤記錄並及時彙報有關資訊,從而不斷用真正發生的結果檢驗決策者原來的期望。
簡述科學決策過程的6個步驟
4樓:假面
1、對問題進行分類來。源
2、對問題進行定義。
3、明確問題的限定條件。
4、判斷哪些是「正確」決策,而不是先考慮決策可否被接受。
5、在制定決策時將實施行動考慮在內。
6、對照實際執**況檢驗決策的正確性和有效性。
科學決策也稱理性決策。是指在科學的決策理論指導下,以科學的思維方式,應用各種科學的分析手段與方法,按照科學的決策程式進行的符合客觀實際的決策活動。科學決策是一種較之經驗決策更為高階的決策形式,它是現代人類社會決策的主要形式。
5樓:我是怪咖的故事
果斷,說了做,定了幹,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管理學中決策的基本步驟是什麼?具體包含哪些內容?
6樓:是嘛
一般決策過程包括:問題識別,即認清事件的全過程,確立問題所在,提出決策目標;問題診斷,即研究一般原則,分析和擬定各種可能採取的行動方案,**可能發生的問題並提出對策;行動選擇,即從各種方案中篩選出最優方案,並建立相應的反饋系統。
由於決策問題的性質不同,群體決策與個人決策的差異及決策人個人的風格不同,其決策的時間和決策的方法也不相同。決策理論可分為傳統的和現代的兩種。傳統決策理論是,在決策時遵循最優化原則來選擇實施方案。
現代決策理論的核心是令人滿意的原則。
擴充套件資料
決策是人們為各種事件出主意、做決定的過程。它是一個複雜的思維操作過程,是資訊蒐集、加工,最後作出判斷、得出結論的過程。 語出《韓非子·孤憤》:
「智者決策於愚人,賢士程行於不肖,則賢智之士羞而人主之論悖矣。」決策的特點:
科學決策是現代管理的核心,決策貫穿整個管理活動;決策是決定管理工作成敗的關鍵。決策是任何有目的的活動發生之前必不可少的一步;不同層次的決策有大小不同的影響;科學決策是現代管理者的主要職責;決策系統的規模擴大;決策活動包含的資訊量猛增;決策主體的構成在變。
7樓:雲口碑
決策的過程的程式和內容
一、發現問題
一切決策都是從問題開始的。所謂問題,就是應有狀況與實際狀況之間的差距。決策者要在全面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發現差距,確認問題,並抓住問題的關鍵。
這裡的問題,可以是消極的,如解決一個麻煩或故障;也可以是積極的,如把握一次發展的機會。對決策問題的準確把握,有助於提高決策工作的效率,並確保決策方案的質量。
二、確定目標
目標是決策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和要求。決策目標要根據所要解決問題的性質來確定,併力求做到:①目標具體化、數量化;②各目標之間保持一致性;③分清主次,抓好主要目標;④明確決策目標的約束條件。
三、擬定方案
擬定方案即提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可行方案供比較和選擇。決策過程中要儘量將各種可能實現預期目標的方案都設計出來,避免遺漏那些可能成為最好決策的方案。當然,備選方案的提出既要確保足夠的數量,更要注意方案的質量。
應當集思廣益,擬定出可能多的富有創造性的解決問題方案,這樣最終決策的質量才會有切實的保證。
四、選擇方案
即對擬定的多個備選方案進行分析評價,從中選出一個最滿意的方案。這個最滿意的方案並不一定是最優方案,只要能依據決策準則的要求實現預期目標,這樣的決策就是合理的、理性的。具體來說,合理的決策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第一,決策結果符合預定目標的要求;第二,決策方案實施所帶來的效果大於所需付出的代價,即有合理的費用效果比或成本收益比;第三,妥善處理決策方案的正面效果與負面效果、收益性與風險性的關係。
決策方案選擇的具體方法有經驗判斷法、數學分析法和試驗法三類。經驗判斷法是依靠決策者的經驗進行判斷和選擇。數學分析法是運用決策論的定量化方法進行方案選擇,如期望值﹙或決策樹﹚法。
試驗法則是對一些特別的決策問題,如新方法的採用、新產品的試銷、新工藝的試用,所採取的一種方案選擇方法,可視之為正式決策前的驗證。
五、執行方案
方案的執行是決策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步。在方案選定以後,就可制定實施方案的具體措施和步驟。通常而言,執行過程應做好以下工作:
①制定相應的具體措施,保證方案的正確執行;
②確保有關決策方案的各項內容都為所有的人充分接受和徹底瞭解;
③運用目標管理方法把決策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每一個執行單位和個人;
④建立重要工作的報告制度,以便隨時瞭解方案進展情況,及時調整行動。
⑹檢查處理
一個大規模決策方案的執行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在這段時間中,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必須通過定期的檢查評價,及時掌握決策執行的進度,將有關資訊反饋到決策機構。決策者依據反饋來的資訊,及時跟蹤決策實施情況,對區域性與既定目標相偏離的應採取糾正措施,以保證既定目標實現;對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原決策目標確實無法實現的,則要重新尋求問題,確定新的目標,重新制定可行的決策方案並進行評估和選擇。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環境下,管理者通過執行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職能,整合組織的各項資源,實現組織既定目標的活動過程。 [2] 它有三層含義:
(1) 管理是一種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它服務並服從於組織目標。 [2]
(2)管理是一個連續進行的活動過程,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就是管理者執行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職能的過程。由於這一系列職能之間是相互關聯的,從而使得管理過程體現為一個連續進行的活動過程。 [2]
(3)管理活動是在一定的環境中進行的,在開放的條件下,任何組織都處於千變萬化的環境之中,複雜的環境成為決定組織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因素。
管理者應該如何激勵員工,管理者應該如何有效激勵員工
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 維普網 管理者如何激勵下屬 口李激勵對於企業實現管理目標具有重要作用,作為一名管理者,如何有效激勵下屬,激發他們的拼搏精神 創新精神和強烈的工作慾望,就顯得至關重要。一提起員工激勵,有的管理者往往會想到漲工資或發獎金,實際上激勵是對員工需求的滿足,員工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所...
人人都是管理者,為什麼「人人都是管理者」
如今為啥人人都是管理者?為什麼 人人都是管理者 1.我們通常認為企業中的管理者就是領導,普通員工不是管理者,普通員工只需履行自己職責範圍的責任,按照職責許可權去做事和工作就可以。實際上不是這樣。如集團公司制定總的目標,並逐級進行目標分解,最後細化的目標就是每個員工的工作目標和指標。每個員工在對照自己...
管理者所處的管理層次與管理者所需具備的技能是怎樣的關係
孟森 不同層次的管理者領導力要求不同 辨析題 管理者應具備的技能被劃分三類 技術技能 人際技能和概念技能。就管理層次而言,越往上人際技能 軟體外包介紹 管理者需要三種基本的技能 或者素質,即技術技能 人際技能和概念技能。技術技能 technical skills 是指熟悉和精通某種特定專業領域的知識...